饕餮记小说殷羽在线阅读「殷羽饕餮记」
殷羽,涉猎科幻、青春、奇幻、推理等多种题材,代表作《饕餮记》三部,《我的机器人室友》(漫画脚本)等。
注:殷羽本人承诺文中数据无误,为其真实性负责;天榜已备份采访记录,为文中信息客观性背书。
文| 天榜 记者 魏慧捷
1
正是因为这么做的人很少,我才会想要另辟蹊径,做一个和大家都不一样的饕餮女主角出来。
一般我们所熟知的饕餮是传说中贪吃的凶兽,后来更是形容人的“贪婪”。长相凶恶,羊身人面,与混沌、穷奇、檮杌并列为四大凶兽。
饕餮的形象在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非常常见,是一种非常威武的形象。一开始,饕餮是被当做神灵来崇拜的,到后期才演化出了贪吃等一系列的概念。
因为一直痴迷我国的妖兽文化,阅读过大量关于妖兽的著作,国内、日式、西式等等都有涉足,殷羽便注意到,这些作品里的饕餮大多都是以凶恶贪吃的形象出现。因此,人们大多会先入为主,认为饕餮肯定是反派,如果出现一篇以饕餮为正面主角的文章,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效果呢?殷羽设定的饕餮形象打破了人们原本的观念,在她的笔下,饕餮不仅是正面人物,守护神州大陆,更是一个妩媚动人的少女。而少女和凶兽的搭配,本身就有一种反差萌。
最初女主朱成碧本是强悍、任性的性格,更有一种作为凶兽上天入地不服管教的叛逆感。因受到莲灯和尚的教化,在其化塔之后,选择了守护莲心塔,守护神州大陆上的生灵。
同样,瑞兽白泽在很多作品中被作为正面形象或者主角已经多次,所以在殷羽的考虑下,白泽不再与人类同一阵营,而是站在人类的对立面,然而他并不是邪恶的,只是为了妖兽们的利益和人类争夺。如果站在白泽的角度,并没有什么过错。与之相同的是,在五百年前,麒麟王和人类的战争中朱成碧选择帮助了人类,也不被白泽认可,所以将她视为可耻的背叛者。立场不同,所以观念不同,不能仅凭此而判断自身是否邪恶。
世间万物都很微妙,不是简单的对错便可言说。黑白之间存在灰色,善恶对错之间岂会没有其他东西存在?所以人类有善有恶,妖兽也会有,甚至比人类更具人情味,更富有人性。
2
无论你们看到怎样的故事,看到的都是自己,是千变万化的一个“人”字。
《饕餮记》讲述人类与上古妖兽的悲欢离合。饕餮朱成碧为了承诺,守护莲心塔与无夏城;店小二常青为了古兽回到灵界,谋取麒麟血开启莲心塔;白泽为了朋友收集十二定魂神器,重启莲心塔。因此引发了一场场慑人心魄、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。
如今《饕餮记》共有三部,每一部都有一个侧重点。第一部核心是“因果循环,善恶有报”,第二部核心为“守护”,第三部封面制作完成后会在今年11月上市,也会有它独特的一面为大家呈现。
妖兽存在于上古神话传说,它们可能真实存在,也可能为杜撰,然而妖兽的存在也是人性的一部分,因为经过了变形,从而显得更加激烈和纯粹。
《饕餮记》一年前便已经改编为漫画,画风细腻,将亭台楼阁、衣服装饰等等唯美地展现出来,大受读者欢迎,其单行本会在近期上市。
痴情狐女半夜私会书生,白娘子为报恩情甘愿为许仙付出,女鬼最爱的不是男鬼而是书生等等,正如一个段子所言,“这些故事都是书生编的”。所以这些形象一方面体现作者本人的某种心理需求,一方面它却冲破了当时的社会礼俗,张扬了人性中活泼的生命力。殷羽笔下的妖兽同样如此,她并没有想要改变人们对妖兽的看法,也没有传达妖兽要比人类有人性的意图,只是将现实中的人性通过妖兽的方式加以艺术化、极端化,从而展现给大家。
3
每一篇作品都是千因万缘的结果,就好像是,朝已经饱和的溶液当中放入一根小小的树枝,晶体便会自动地在树枝上附着和生长起来一样,这其中,饱和的溶液和树枝,都缺一不可。
《饕餮记》是殷羽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古风小说,之前的大多是西式奇幻或者科幻类型的。在设定人物与构思中,作者查阅了很多相关朝代的古文文献,甚至还有今人对当时文化的研究,服饰、妆容、民俗尤其饮食文化,都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南宋年间的风貌。而我们能在阅读中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历史,也可以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,一边学习,一边创作,力求达到极致。
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,她也收获了不少灵感,例如《嘉庆李》的故事原型,就是脱胎于历史上的柔福帝姬。而《饕餮记》是由多个小故事组成,不同的小故事也有不同的来源。正如作者所言,灵感最初的来源只是枚火柴,最后被引燃的还是平时的生活和素材积累这个炸药库。
《饕餮记》这种主线贯穿,故事相对独立的模式大受影视方的青睐。他们认为饕餮记有自己独特完整的世界观构架,有生动立体、令人喜欢的人物,跌宕的情节,激烈的矛盾冲突,而且画面感非常强——这种种特点比较适合影视改编。殷羽还透露道,影视方特地强调过,朱成碧与常青两人的感情戏刻画细腻,也是他们比较青睐饕餮记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因为时间精力有限,加上正在写《饕餮记》第三部的连载,所以殷羽并没有担任编剧,不过会参与影视化的剧本的审核。殷羽对自己的作品有着追求极致的要求,所以影视化也希望能尽量做到比较精致和高质量,没有去做网剧和网络大电影,而是直接准备做电视剧和院线电影。即使花费的时间多一些,也力求质量过关,而这,对于原著党应该可以放心了。
殷羽还表示,她认同这样的观点:作品影视化,对于作者来说一方面是被影视方认可,另一方面如果影视改编出现差错便可能会背负骂名。而作者所能做的便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寻找一个最适合、最有诚意的团队来将作品影视化,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对于作品的期待,对于原著党的支持。
记者手记:
在采访中可以得知,殷羽是个对于自己的作品追求完美的作者,她会先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才会着笔,所以有些时候更文会缓慢,因此赶稿已经成为殷羽的日常。
殷羽很温柔,采访的问题都会详细解答,还会举一些例子详细说明自己的观点。她重视团队合作,特地强调《我的机器人室友》是团队作品。她对于食物也很有研究,《饕餮记》便是殷羽在做饭时首先出现的灵感,她的作品也围绕食物展开,正所谓“吃货写的吃货传,花痴围着花痴转”,这句豆瓣短评很是贴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