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爱玲语录人生追求「张爱玲一生简介」

2023-10-01 08:34:33 来源:搜狐

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,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,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;她是名门之后,贵府小姐,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…… 她写的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,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,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。她是谁?她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的女作家——张爱玲!

我用一生去诠释爱情 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

我还记得读她的第一篇散文《迟暮》时的情景:多事的东风,又冉冉地来到人间,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,柳丝趁着风力,俯了腰肢,搔着行人的头发,成团的柳絮,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,结了队儿,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,飞入了处处帘栊。细草芊芊的绿茵上,沾濡了清明的酒气,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。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,大概有些狂乱了吧?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!这是一个开头,写的惟妙惟肖,让我对这个作者充满了好奇,从而开始了她的第一本小说:半生缘,我记得当时这个很受欢迎,最后还拍成了电视剧,《半生缘》她讲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。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,自幼丧父,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。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,与来自南京的许世钧相爱,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,决定与之结婚。曼璐终于也嫁人了,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,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,便日生厌弃之心,曼璐为了栓住祝生出一条残计……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,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,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……当时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,对张爱玲是又恨又爱,恨她把相爱的人写成了分离,爱她拥有这样的天赋,把这么好的作品留给我们,我是比较注重情感的一个人,恰恰她写的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拥有细腻的情感在里面,正中我的心怀。

我用一生去诠释爱情 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

她很爱她的小说,即使在当时被说的太个人,在如今看来,比起那些也写个人情感文章的作家,她在那个动荡不安,思想尚且不太开放的时代写的东西还是不乏大气的,个人的感情也绝没有因为时代的残酷而被压制。她自己曾说“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,从小被目为天才,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。然而,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*的时候,我发现我除了天才之梦之外一无所有——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癖缺点。她这样轻描淡写的描述着自己,却没有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天才,在她描述的形形色色的爱情里,在当时并不被看好,在此期间曾经创作小说《秧歌》与《赤地之恋》,因其中涉及对大陆当时社会状态的描写而被视为是反动作品,显而易见,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可悲。直到如今她的小说慢慢成了电视剧的热点,也让大家对她有一个更新的了解。

我用一生去诠释爱情 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

我个人比较喜欢张爱玲散文《自己的文章》里面的一句话: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悦;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是一首悲哀的诗,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。我不喜欢壮烈。我是喜欢悲壮,更喜欢苍凉。壮烈只是力,没有美,似乎缺少人性。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,是一种强烈的对照。每每想到这句话,我内心都会有一丝痛意划过,这种承诺是何等壮烈,我们做到又有多少,是没有美,现在的人也似乎缺少点人性,以往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演变到现在何止是含义变了,本性也变了。她曾说过: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,至少两个。娶了红玫瑰,久而久之,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的还是“床前明月光”;娶了白玫瑰,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,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。不得不说她看的很透彻,这也许和她的经历有着说不清,道不明的联系。其实生活里的爱总归像在抽一根烟,吸进去的是美好,吐出来的往往是惆怅。就像张爱玲说的:他不过是个自私的男人,她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。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,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,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。

 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